一种奋斗在这里传承,一种精神在这里弘扬。
9月7日下午,广西玉林市工信委“学习先进群体 争当工信先锋”培训班的学员们莅新展开为期六天的党性教育活动。
由新乡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吉红主任解读新乡先进群体,“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生动解读新乡先进群体的成因、发展以及其当今的时代价值。来自玉林市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的郑院长在听完专题教学后,紧锁的眉头解开了,他感慨地说,“一直就从媒体关注到新乡典型层出不穷,心中难免有疑惑。不是说不信,而是想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感受来寻找答案,真正了解新乡先进群体的特质。今天这堂专题教学让我全面感受到了新乡先进群体人数之多、历史之长、影响之大,这更让我迫不及待去探索新乡现象!”
走进太行 探索“新乡现象”
太行多石头,太行多先进,太行多故事。
唐庄教学点
穷则思变。一度靠削山卖石的唐庄,现如今实现了全面转型发展,处处充满生机和希望:西山生态园绿树成行,产业集聚区道路纵横,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新型社区楼房成排……“吴金印书记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之所以干一处响一处和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密不可分!”来自玉林工信委中小企业发展科的梁科长在唐庄教学点参观过吴金印书记事迹展览馆后感慨万千。“我们的工作中也总提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这次看到吴书记一路走来带领百姓致富的事迹,深化了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也对接下来转变工作思路有了新的灵感。”
回龙教学点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回龙村,在1993年迎来了这样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他就是“当代愚公”张荣锁。
“像当年人民群众支援八路军打日本鬼子那样,有啥拿啥,我的兄弟们因为修路,把命都搭上了,看到这样我怎么能退缩。我就说,下决心,只要我张荣锁在,这个路我一定要给老百姓修通”。张书记话音未落,台下学员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参培学员玉林市散装水泥办公室马主任激动地说:“你看一个把自己辛苦挣来的百万家产都无偿捐献的村支书,又带领全村百姓在悬崖峭壁上历尽艰辛修了一条‘救命路’,这不是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的真实写照么!而群众回报过去信任,这样党民万众一心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裴寨教学点
车行至裴寨大路中央,大家首先看到绿色的牌匾上赫然写着这么几个大字:裴寨——情、德、法治村。
这宣示了一种独特的治村理念。裴春亮书记说,农村工作总不能句句上纲上线,还必须以一个情字为先:爱百姓怀深情,谋发展动真情,奔理想富激情。玉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莫主任在听完讲解老师的现场解说后深受触动,望着会议室的标语,他驻足凝望。
总结提升 感悟“新乡现象”
新乡先进群体,他们扎根基层热土,和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是在忠实践行党的宗旨!我的内心充满感动和敬佩!
——学员 梁业顺
一个看一个,一个比一个,一个学一个。新乡的典型都是勇于担当责任,能够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无论做哪份工作,只要有勇于担当的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都可以做好!
——学员 党东显
以新乡先进群体为榜样,咱们作为党员应该以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为己任。不把大伙儿的事儿搁在心上,大伙儿的心里头就不会有你的位置。
——学员 李丽娇
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先进群体时刻激励着、温暖着中原这块儿厚重的热土,让前来驻足观望的人们也感受到——一种奋斗在这里传承,一种精神在这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