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第一书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书记对于加强基层组织、推进精准扶贫、维护和谐稳定、提升治理水平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9月12日,汝阳县的1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莅新,展开了以“抓党建、促脱贫”为主题的培训学习。
学习培训期间,学员们认真听取了《解读新乡先进群体现象》、《新乡先进群体与新乡农村党建》专题报告,又深入到南李庄、回龙、裴寨、刘庄4个现场教学点实地参观。尽管时间短暂,但大家收获颇丰,从中找到了“抓党建、促脱贫”的真经。
抓党建促脱贫,要抓好带头人这个“关键点”。“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扶贫最“前沿”的“关键少数”,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史来贺与刘庄……吴金印与唐庄……张荣锁与回龙村……范海涛与南李庄……裴春亮与裴寨村,不难发现每一个先进村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史来贺多次谢绝异地升迁的选择,在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51年。吴金印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近50年,干一处响一处,走一路富一路。这些先进群体,置身群众,贴近实际,是平常人,但做出了不寻常的事。
抓党建促脱贫,要拧住党组织这个“牛鼻子”。辉县市孟庄镇通过加强对无职党员严格管理,使这个多年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得到破解。建立无职党员管理长效机制,孟庄镇的做法给了学员极大启示,那就是要把脱贫攻坚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让基层党组织政治上强起来、服务上优起来,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抓党建促脱贫,要找对发展这个“方向盘”。 50多年来,刘庄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回龙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太行山的自然资源发展林果养殖产业和旅游业。先进群体给我们提供的思路是,要想发展经济,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必须因地制宜,找对路子。
抓党建促脱贫,要发动群众这个“内生力”。脱贫攻坚工作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激发群众自我“造血”的潜能才是最终落脚点。南李庄村创建党支部领导村民自治“1+3”工作模式和文明家庭认领制等做法,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用群众力量解决群众问题,让群众当家作主。
先进群体是党的优质资源、宝贵财富,榜样的力量具有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激励着汝阳的驻村第一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