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7日,郑州市基层财政所长培训班由郑州市财政局党组成员陈志钢带队,在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开展为期6天的教学活动,学习先进群体精神,探研先进群体经验,弘扬财政人优良作风,提升执政理财能力。
在开班仪式上,陈志钢对学员寄予期望并明确纪律。新乡市委党校副校长刘世力致辞欢迎并对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做了简要介绍,双方领导为学员代表授旗。
培训重视业务提升,突出党性教育。郑州市财政局为了搞好业务培训,邀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殷强院长解读《新常态下的财税体制改革》,河南省财政厅农业处吴彬彬处长讲授《涉农资金整合》,省委党校王爱英教授与学员分享《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使学员在加强对客观政策把握理解的同时,管理创新、领导艺术和具体业务水平也都得到了提高。
坚强的党性,过硬的作风,先进的经验,优秀的智慧,是做好财政业务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更是做好一个财政人的必然要求。学员通过丰富的现场教学,特色的情景教学,深层的访谈教学等,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收获。
“要踏石有印、抓铁有痕”
新乡先进群体中的每一个典型在作风上都是响当当的楷模,不但对自身要求严格,也有一套加强作风的方法。在唐庄教学点,学员对吴金印书记订立的“四同”、“四不”原则印象深刻。“四同”就是:同吃,驻村干部不准单独起火,一律到群众家交钱吃派饭,不准喝酒;同住,驻村干部不准住村委会,必须住到军烈属、五保户、困难户家里;同劳动,每个干部自备一套劳动工具,每年20个义务工;同群众商量,村里制定重大决策前,驻村干部要跟村民商量。“四不”就是:身不懒,积极参加劳动;嘴不馋,到村进厂不喝酒、不吃请;耳不聋,倾听群众意见;手不长,不拿群众东西。凡是违反了这些规矩的,都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可以说是将抓作风落到了实处,真正做到踏石有印、抓铁有痕。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回龙、裴寨、南李庄三个现场教学点,面对巍巍太行上,看到张荣锁、裴春亮、范海涛的所作所为,看到他们为当地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学员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打铁还需自身硬。尤其是“当代愚公”张荣锁与大家面对面分享了自己带领回龙人开山修路,发展旅游业、种植业,让昔日的穷山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坚持与奉献,打动了许多人。
“靴子合脚不合脚,自己穿上才知道”
在刘庄,学员们参观史来贺纪念馆,听刘俊荣副主任讲刘庄故事,特别是听到刘庄在各个时期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从不盲目随大流,学员纷纷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农村勃发出一派生机。这时,刘庄的土地分不分到农户?工厂包不包到个人?史来贺认为,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富民政策。刘庄已由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入了商品经济生产,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已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集体经济力量雄厚,如果一分了之,必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刘庄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兼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克服“大锅饭”的弊病,成立了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把农、工、商统一起来,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践证明:史来贺的决断和刘庄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这种新的经营方式,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极大地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比单一家庭经营更为充足和旺盛的活力。
结业式上,郑州市财政局干教中心刘艳丽副主任和新乡市委党校裴竹梅副校长分别作总结讲评。学员代表踊跃发言,表示要通过这次学习所得,感悟精神,钻研理论,继承传统,做好今后的基层财政工作。学员曹伟庆感言:“对先进群体的学习,让我的思想有了很深的震动,让我深刻地明白人可以活得这样坦荡、这样明白、这样智慧!当一个人付出了自己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会获得无限的精神财富,同时能带动一批高尚的人为国家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些人把自己的人生宽度发挥到了极致,青史留名!我会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更好地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
(供 稿:杨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