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地培训水平,提升教职人员素养,由新乡市委组织部、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新乡市委党校,从培训管理层、带班老师、讲解员中抽调50名骨干人员,组成“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冬训班”,12月3日至4日,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培训,学习干部培训经验,学习学院建设管理,学习红旗渠精神。
快乐在旅途
早上7:30,迎着微露羞涩的晨曦,乘大巴车准时出发。
当一回真正的“学员”,大家伙心里有丝丝“得意”的小冲动,毕竟,在“老师”的岗位上忙碌了一年。
出门可是有任务的,咱可要知道自己是干啥的。这不,车子刚从市委党校的大门驶上华兰大道,裴竹梅副校长就拿起话筒,给大家讲“三学院三基地”的发展情况和刚从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回来的心得体会,提醒要认识差距、找准原因、寻求突破。明白!就是要让大家思想上高度重视。
接着,基地办公室梁巨源副主任叮嘱大家要看明白、听清楚、用心学。欧耶!就是要让大家明确学习方法。
又接着,培训处郭士忠处长“严肃”要求大家,“学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得嘞!就是要让大家为咱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树立良好形象呗。
时至8:30,太阳才懒洋洋的半露出了脸儿。
法学教研部吉红主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家感觉要有活动。果不其然,我们的“金牌主持”走到了大巴车厢前边,磁力十足地“主持”起来:“今天的车上,人才济济,每组轮着出个节目活跃活跃”。接下来,就“砖”抛“玉”引,掌声响起,笑声不断,听着歌,听着豫剧,听着相声走进了红旗渠的故乡——安阳林州。
收获在座谈
3日下午5:00,冬训班的有关人员和红旗渠干部学院代表举行了座谈会,就学院(基地)建设、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培训管理、宣传联络、后勤保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红旗渠干部学院副院长丁建国谈到干部培训,深有感触地说:“学院(基地)要注重在四个方面下好功夫。首先,讲好故事。要讲得真实,讲得闪光,讲出价值,讲出方向。第二,讲好理论课。不能把理论课讲成故事,一定要把精神在理论课上进行提升,不仅要弄清其内容和实质,还要理清其弘扬和传承。第三,做好教学相长。学员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大多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心得、感言、建议对我们搞好培训尤为重要。第四,注重人才培养。”最后,裴竹梅副校长、梁巨源副主任分别介绍了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的党员干部培训情况,并对今后双方的合作交流提出了思路和建议,诚邀红旗渠干部学院莅新交流指导工作。
震撼在教学
成功的培训是一个由认知、认同到感动、震撼的过程。走进红旗渠纪念馆,随着带班老师的讲解沉浸于“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岁月回忆,心中涩涩的。
站在红旗渠分水闸上,看着那漳河水湍急飞快地流入一干渠和二干渠,滋润着林州的山河和人民,心中甜甜的。
聆听丁建国副院长对红旗渠精神的专题讲座,为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惊天壮举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而深深折服,心有所动。
含着眼泪看完《巍峨山碑·杨贵篇》,林县原县委书记杨贵在访谈中所放射出的坚定信念、无私为民、敢于担当、实事求是、科学实干,冲击震撼着每个人,心有所归。
先进事迹感动人,英雄精神震撼人,好的培训教育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每一种教学形式都在为党性教育释放光彩,透彻易懂、紧凑合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思考、提升、收获。
在学习中,每个人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也深度思索自己的定位。
教育的力量在每个人身上酝酿发酵。
4日下午2:30,我们结束谷文昌故居的观摩教学,在冬日暖阳的沐浴下装满收获。这次冬训,短暂充实,收获满满,开启了一个新的征程。
走进红旗渠,心有所动。
走出红旗渠,心亦有所动。
(供 稿:外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