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首先接受这些故事的生动教育,并从中探寻出它最为动人的精神。2018年4月17日,中央党校140名2017级硕士研究生及西藏代培生,迈着探索的脚步,踏上了新乡这片先进典型辈出的热土,开启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求实之旅。
“烽火太行,中原丰碑,群星灿烂,走向辉煌”,情景教学《旗帜颂》中的一个个真实故事鼓舞着台下的青年学子,深刻翔实的专题教学《解读新乡先进群体现象》更是让这群年轻人对接下来的现场教学充满期待。
真是原汁原味好素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何海根老师在培训中谈到,感性的知识和材料是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基础。四天的现场教学,无论是真正走进刘庄,亲眼看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史来贺将村集体的经济发展同村庄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刘庄村实现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移从而成为“中原首富村”;还是真正走进千山万壑的太行深处,踏上回龙挂壁公路,亲耳倾听张荣锁发出的时不我待、功必我成的铮铮誓言,同学们无比欣喜的感受到,新乡现象为以往在学校困扰他们的诸多问题都提供了答案,比如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问题,人与自然的问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问题,新乡作为难得的现实素材,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考的火花和途径,而实地考察所带来的现实感触,是任何书本上的理论所不能及的。
实践是最生动的党课
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用脚步丈量过的,用头脑思考过的,用真心感受过的,才是最真实的。历史无法经历,但可以选择回顾,沿着先进群体的足迹出发,回顾他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的岁月,同学们的心灵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冲击。
在唐庄,错落有致的“鱼鳞坑”和金门沟鳞次栉比的造田样板,让大家真正了解了“唐公山”的深刻内涵;在南李庄,范海涛执意把村民们为他在感恩石上镌刻的名字改为“共产党”,让大家真正认识到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在裴寨,裴春亮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谈,在短暂的交谈中,裴书记丝毫不提自己的付出与贡献,而是深情地谈起了史来贺、吴金印等老一辈先进英模人物对他的影响。他说,人活着的最大价值,就是让别人幸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选择了为人民幸福的职业,就要让人民更加幸福。
2017级硕士生覃夫杰一路走一路记,不禁感慨道:只有来到这里,你才会知道,为什么这些共产党员从不居功自傲、从不恃功矜能,而是从始至终紧紧依靠群众、初心从未动摇。你一定会无比深切地晓悟,什么是创造历史的人民力量!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员的人民情怀!
作为教材关键要管用
强调往往意味着缺失,典型的树立也往往意味着是个案,是特殊性而不是普遍性。四天的时间,五个现场教学点,六种教学方式,同学们在为新乡现象所震撼的同时也在思考,思考的是自己的家乡,是我们的祖国,是在今天在很多地方依然生活贫穷的人民,他们又该怎么办?新乡现象可不可以被复制,能不能可持续,可借鉴在什么地方,特殊性又在什么地方?而这一课题,也是新乡现象留给大家永恒的思考。
结业仪式上,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余金华提议,全体同学起立,饱含热泪的用最热烈的掌声为此次新乡之行中见到及未见到的所有先进人物致上了自己最崇高的敬意,久久不肯结束的掌声也令在场的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的老师们一再动容,潸然泪下。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7级硕士生和西藏代培生在新乡的党性淬炼之旅结束了,但留给她们对于新乡先进群体这一研究课题的思考和学习才刚刚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的新乡之行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新乡先进群体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研究,能够总结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发展方案,让新乡的这种基层政治生态辐射开来影响到更多诸如它一样的地方。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同学们一次次争先恐后的发言,一张张密密麻麻的反馈表,一双双迸发火花的眼睛,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定会被他们所铭记、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