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河南新乡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乡:“导师帮带”育强“领头雁”
发布时间:2021-11-12 10:03:36 点击:1478

“俺之所以能快速成长,离不开吴书记手把手的帮带!”谈及自己这几年的成长,新乡市唐庄镇田窑村书记张义武,对镇党委书记吴金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吴书记不仅教俺做群众工作,还带着俺共同谋划村庄发展蓝图,确定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促成了楸树育苗工厂化生产。”


 


新乡市是中组部在全国确定的“导师帮带制”试点市之一。为了尽快破题、积累经验,育强乡村振兴“领头雁”,该市按照政治坚定、精通党务、兴村有为等标准,对帮带人员进行反复比选和研判把关,确保帮带导师中既有吴金印、裴春亮、许福卿、赵化录等英模人物,又有“五好”乡镇党委书记,“星级支部”村党组织书记,既有“基层大咖”也有“草根专家”。同时,该市还发挥驻新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多的优势,积极动员9家驻新高校、科研院所的41名专家人才担任帮带导师,线上线下帮带指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有短板就要补、有需求就要帮”。新乡市择优选聘393名帮带导师之后,将367名新考录招聘的乡镇干部、交流任职下派基层的机关干部、一线墩苗实践历练的年轻干部以及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和新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全部纳入帮带范围,综合其履职能力、文化水平、村情实际等,逐人配备帮带导师、帮带目标,帮助他们迅速转换角色、打开工作局面,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新乡县3个试点乡镇、23个试点村共有帮带导师29名、帮带对象32人。其中,驻新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人才结对帮带10个村。大家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已带动了乡村干部为群众办实事46件,制定村级发展五年规划23个,谋划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3个。


 


基层岗位“以老带新”、技术岗位“以精带疏”、集体组织“以强带弱”,在地域相近、双向选择精准结对中,新乡市还紧扣帮带对象的个性特点及差异化需求,组织帮带导师将帮带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工作现场和项目一线,探索出了“跟班工作法”、“专题指导法”、“项目参与法”、“抱团发展法”等多种帮带方式,引导帮带对象在干中学、学中干,迅速提高实战能力。

 

解福盘是获嘉县照镜镇东仓村新上任的村书记,虽说他年纪轻、头脑活、干劲足,但面对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还是有点茫然无措。“村庄如何发展,如何开新局……”看到他一系列的困惑,带领楼村发展成为年收入超70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的许福卿,不停地为他加油鼓劲,帮助他分析村情,寻找路径。目前,东仓村已新栽杨树、楸树5000余棵,栽植冬青、红叶石楠13000余棵,建成了一条生态经济林带。

 

新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涛说,“导师帮带制”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的管用举措。我们已将此项工作纳入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列入“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必看项目。这样才能压实试点责任,通过不断完善“动态管理、日常考评、全程把控”有效机制,引导帮带导师做好分内事、帮带对象练就真本领,力促“导师帮带制”试出更多好经验,培育更多“领头雁”。

 


突破“一对一”传统结对模式,采取“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进行组团帮带,是新乡市开展的又一种探索。“改革先锋”吴金印把张家庄村、靳湾村、虎掌沟村、谷驼村等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党支部书记作为重点帮带对象,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拓宽发展思路。在卫辉遭受严重水灾之后,新乡市将58个市直单位、高校、企业、驻新单位,与卫辉市受灾严重的58个行政村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全力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就是“组团帮带”的翻版。

 

“导师帮带制”是提升基层组织力,破解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新乡在分层分级选树“金牌”导师的同时,让很多人从乡村治理的“职场小白”,快速成长为了乡村振兴的“头雁精英”。刚刚走上孟庄镇镇长岗位几个月的宋云天说,在前姚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一年多时间里,赵化录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手把手的“传帮带”让他一生享用不尽。(新乡市委组织部)

 

【来源:河南组工】

打印本页    
0